原住民美食、手工藝術、氣勢奔騰歌舞、盡在不言中,最後參觀最美而且充滿原住民排灣族、魯凱族的文化特色的北葉驛站後,遊程完美句點。 二日遊第一天 山中天原住民藝品工作室 這裡的藝品,都是各原住民工藝家的作品,或是老闆自行開發的產品,每項都以原住民特有的文化當成元素,不管是茶具、餐具、時鐘、皮帶、燈等生活用品,還是娃娃、擺飾品等,都十分有特色,在桃園機場與高雄機場等地,也都能看到他們的產品。 三地門文化館 翻開歷史的扉頁,在林木茂盛的中山公園裡,傳來陣陣的祝禱聲,那是日治時代的忠烈祠,遠在十九世紀間,饒富著神秘與肅穆的神社所在。這是三地門文化館,一處守護排灣文化的聖地,一處值得您佇足的文化之旅。 地磨兒藝術園區 「地磨兒藝術園區」位於三地門鄉公所上方約200公尺處,是舉辦排灣族豐年祭、南島族群婚禮、桐花季賞花及當地祭典等活動的場地。沒有活動的時候,也是散步、觀賞落日的好地方。「地磨兒」是排灣族語「timur」,既代表三地村,也意指排灣族為太陽子民。園區以具指標性的生命舞臺、祖靈柱和灶來迎接各方遊客,每一個都有其獨特之特殊含意。 二日遊第二天 台灣原住民族文化園區 園區劃分為迎賓、塔馬路灣、娜麓灣和富谷灣四大參觀區。塔瑪路灣及富谷灣兩區皆以原住民傳統建築為展示對象,完整呈現聚落的風貌。娜麓灣區以動態表演為主,設有歌舞場,360度環形劇場及16族塑像的生活形態展示館,並設有「我們的教室」提供手工藝教學。園區建有登山步道,登高俯瞰整個園區,石板屋、竹屋、木屋等…高低錯落於綠林中,加上散置其間的山地雕刻,處處表露著原住民的傳統軌跡。 北葉觀景台 由三地門方向(台24線)到達內埔農工大門前、統一超商(7-11)、紅綠燈、文化園區方向(屏35起點)直行至瑪家消防隊前行10公尺,北葉國小山下大門口,再沿斜坡道路即可到達北葉驛站。 北葉驛站設在很美的北葉國小,視野壯闊遠眺隘寮溪及平原,驛站後花園與休憩區整體規劃很有原住民排灣族、魯凱族的文化特色,自導式解說牌清楚的訴說著巴冷公主與蛇郎君的故事,休憩驛站結合原民文化也是一種風格構思特色。 賦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