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定位點
主要內容區塊

植物探索

發佈日期:2024-10-14
更新日期:2024-11-07
人氣
536
  • 茂林風貌

櫸木

英文名稱:Taiwan Zelkova,Japanese Zelkova

學名:Zelkova serrata(Thunb.)Makino

科別:榆科(Ulmaceae)櫸屬(Zelkova)

別名:櫸木、雞油、臺灣櫸、櫸榆、椎油、雞母樹、台灣鐵、光葉櫸樹

原產地:臺灣原生,中國、日本、韓國亦有分布。

  • 分佈:
    台灣全島海拔300~2,500公尺中低海拔山區之闊葉林中;中部中海拔地區常見。
  • 用途:
    1. 「櫸」代表中舉,是科舉時代很好的象徵,因此櫸木便成為極佳的庭園樹種。
    2. 櫸木樹冠呈倒卵形,抗風性強,又耐煙塵,為優良之綠化和行道樹種;由於葉形小而青綠,壽命長,也適合作為園藝盆栽,供觀賞用。櫸木木材鮮紅赭色,質粗而硬重,是建築的上等材料,如:作樓梯扶手,鋪設地板等。
    3. 櫸樹皮和葉可供藥用,如治感冒、痢疾等疾患。
  • 特性:
    落葉性大喬木,高可達30餘公尺,樹幹通直;樹皮灰白色或灰褐色,呈不規則的片狀剝落。葉互生,葉厚紙質,略呈2列狀排列,卵狀長橢圓形至卵狀披針形,先端漸尖,基部圓形,表面粗糙,背面沿主脈兩側殘留有稀疏柔毛,葉緣有粗鋸齒或尖狀鋸齒。雌雄同株,花與新葉共同長出,花被凹形,呈淡黃綠色,花色不明顯,花期2~3月。果實為核果,核果幾乎無梗,斜卵狀圓錐形,徑約0.4公分,未成熟時綠色,成熟時為灰褐色花後即結果,果期3~4月。移植時間為開春前,且易存活。
櫸木-莖
櫸木-葉

 


 

無患子

英文名稱:Chinese Soap Berry,Soap-nut Tree

學名:Sapindus mukorossii Gaertn

科別:無患子科(Sapindaceae)Sapindus(無患子屬)

別名:木患子、目浪子、目浪樹、油羅樹、洗手果,印度人的肥皂、菩提子、鬼見愁、噤、假龍眼(苗栗)、黃目子(台灣南部閩南人)

原產地:臺灣、印度、日本、越南、寮國與中國長江流域以南地區等

  • 分佈:
    台灣由於氣候與地形適宜,在台灣全島低海拔闊葉林內皆能發現無患子的蹤跡,尤其是西南半部的淺山區域,更是最主要的分布區,例如台中大坑頭嵙山即為無患子的一大集散地。
  • 用途:
    1. 木材材質粗重而脆,作為箱板、器具用的材料。
    2. 可代肥皂使用,它那厚肉質狀的果皮含有皂素,只要用水搓揉便會產生泡沫,因此大家便以無患子的果實來洗滌身體、器具或衣物,缺點是白色衣物洗久了會因色素沈積而變成黃色。
    3. 除了具有洗滌功效,無患子也是製作念珠的上好材料,寺廟庭院多喜植為觀賞樹木。相傳無患樹的木材製成的木棒可以驅魔殺鬼,因此名為無患。
    4. 無患子的根和果實能作為藥用,味苦微甘,有小毒,但能清熱解毒、化痰止咳、消積避惡。
  • 特性:
    無患子為落葉喬木,秋冬之際,落葉前葉轉鮮黃,極為美觀;因為成熟時的無患子與龍眼有幾分神似,苗栗一帶民眾稱之為假龍眼,大概是熟透時自外表隱約可看到果實內的黑色果核,有若眼珠子一般,亦有稱苦枝子。以氣候條件來看,熱帶、亞熱帶、有乾旱的季風區最適合無患子生長,它主要分布在華南、日本中部以南、琉球、印度、台灣。在古時候,家裡的人若皮膚長出魚麟癬、紅疹、乾癬等皮膚病,都認為是被邪魔附身所致,患者的家人就會用無患子的果實,加水搓揉患者的皮膚,當患者痊癒後,古人都認為是無患子驅走了邪魔,古取名為(無患子)。
無患子-莖
無患子-葉

 


 

茄苳

英文名稱:Autummn Maple Tree、 Red Cedar、Toog tree

學名:Bisxhofia javanica Blume

科別:大戟科(Euphorbiaceae)重陽木屬(Bischofia)

別名:重陽木、茄苳樹、加(佳)冬、紅桐、秋楓樹、烏陽、胡楊、秋風木、丟了棒、Kavumin(泰雅);Touru(排灣)

原產地:中國南部、印度、中南半島、馬來西亞、澳洲、大洋洲島群及琉球

  • 分佈:
    廣泛分佈於海拔1500公尺以下之山野或海邊。
  • 用途:
    1. 木材耐水濕性強,可用於家俱、建築、橋梁、車輛、枕木...等。
    2. 樹冠為傘形涵蓋面積大,為優良的庭院樹、行道樹及遮蔭樹種。
    3. 採新鮮葉子,塞入雞肚中,烹或烤皆宜,風味特殊名為茄苳雞。
    4. 茄苳的根和果實能作為藥用,味苦微甘,有小毒,但能清熱解毒、化痰止咳、消積避惡。
    5. 根、樹皮、嫩芽、葉及果實可入藥,具消腫止痛、治風熱咳喘等功效。樹皮可提取紅色染料。
    6. 果實充分成熟時,味甜可食,果肉可釀酒;種子供食用,也可作潤滑油。
    7. 其葉子曬乾可代茶用;果實成熟後,也可以拿來醃製成漬物,味道甘甜美味。
  • 特性:
    茄苳是大型喬木,樹幹粗糙不平。因土生土長且壽命又長,常可生長成巨樹,而與榕樹、樟樹一樣,成為鄉里百姓膜拜的神樹。茄苳的老樹,其濃密的樹冠以及褐色粗糙的寬大樹幹,就像一位歷盡滄桑的長者,所以茄苳又名「重陽木」。在每片葉子的柄端都伸出三片小葉,這樣的葉子,稱為「三出複葉」,葉緣有鈍鋸齒。其葉子曬乾可代茶用,果實成熟後,也可以拿來醃製成漬物,味道甘甘甜甜的。台灣低海拔(1,500公尺以下)的老樹中有四大天王,那就是榕樹、樟樹、茄苳和楓香。
茄苳-莖
茄苳-葉

 


 

黃連木

英文名稱:Chinese Pistache

學名:Pistacia chinensis Bunge

科別:漆樹科(Anacardiaceae)黃連木屬(Pistacia)

別名:木黃連、黃連芽、爛心木、楷木

原產地:中國華中以南各省,菲律賓,臺灣中南東部山麓溪谷。

  • 分佈:
    生長於新竹、台中、嘉義、高雄、屏東、花蓮低海拔之河岸山谷及海邊礫石地區。
  • 用途:
    1. 黃連木的幼葉初展時,其色紅豔,如黃鸝之頭,亦可採其製茶,名為黃鸝茶。
    2. 果含有油分,可榨油供燃油或潤滑油。
    3. 木材質地緊嫩,可供手藝加工用材。
    4. 黃連木樹姿清秀,適宜當園景樹或行道樹。
    5. 葉芽、樹皮可供藥用,有清熱解毒、治痢疾等功效。
  • 特性:
    落葉喬木,樹皮呈暗褐色,鱗片狀剝落。葉為奇數羽狀複葉互生,小葉有5~6對,小葉對生或近對生,紙質,披針形或卵狀披針形,長4~8公分,全緣,先端漸尖,基部偏斜。花單性異株,先花後葉,圓錐花序腋生,雄花序排列緊密,雌花序排列疏鬆。果實為倒卵狀球形,略壓扁,徑約0.5公分,成熟時紫紅色,乾後具縱向細條紋。黃連木木材質地細緻,被選為台灣產木材的闊葉一級木,也是裝飾器具的用材之一,目前被自然科學博物館選作植物園外圍的行道樹。
黃連木-莖
黃連木-葉

 


 

光臘樹

英文名稱:Griffith's Ash,Formosan Ash

學名:Fraxinus formosana Hayata

科別:木犀科(Oleaceae)梣屬(Fraxinus)

別名:台灣光蠟樹、白蠟樹、白雞油、脫皮樹、山苦楝、台灣白蠟樹

原產地:原產地在台灣,為台灣特有種。

  • 分佈:
    分布於低海拔季風林。北部分布於海拔1800公尺以下至500公尺及南部1800公尺以下至700公尺範圍暖溫帶闊葉林帶。
  • 用途:
    1. 樹姿優美,適合栽植做庭園樹、行道樹。
    2. 質緻密富彈性,耐磨擦衝擊,木材是好的家具材料。
    3. 樹液是獨角仙等昆蟲喜愛的食物(每年6~8月間)。
  • 特性:
    光蠟樹為木犀科常綠半落葉喬木,樹皮灰白色,幹上留有雲形剝落痕跡。因其材色具有油蠟色澤,材質堅軔優良,很類似雞油,但顏色較白,所以又名為「白雞油」。葉為奇數羽狀複葉,葉對生,羽狀複葉先端漸尖銳;葉小光滑全緣,秋天葉片會轉黃。花序明顯,花黃白色,圓錐狀花序。果為翅果,果形狹長呈片狀生長,成熟時褐色。
光蠟樹-莖
光蠟樹-葉

 


 

瓊崖海棠

英文名稱:Kalofilum Kathing,Indiapoon Beatyleaf,Alexandrian Laurel

學名:Calophyllum inophyllum L.

科別:金絲桃科(Guttiferae )胡桐屬(Calophyllum)

別名:海棠木、海棠果、君子樹、海棠樹、海棠木、海棠果、呀喇菩、Bakiyarau(排灣)

原產地:印度、馬來西亞、澳大利亞、海南島、台灣恆春沿海、琉球及太平洋島嶼。

  • 分佈:
    台灣在恆春半島,蘭嶼及綠島有野生狀態生長的樹木;台灣平地常栽植於公園及庭園內;亦常栽植為行道樹。
  • 用途:
    1. 樹皮厚,木材質地堅實,且材質緻密而堅重,可為船艦及家俱用材,如樑柱、杵臼、農具。
    2. 枝葉濃密樹姿美觀且花期長,是海邊防風林的優質樹種,亦可栽植作為行道樹或是庭園木。
    3. 樹皮含單寧,可提製栲膠。
    4. 葉、樹皮、果實及種子油可供藥用,有袪瘀止痛、治風濕痛、治皮膚病等功效。
  • 特性:
    常綠大喬木,樹皮厚。樹皮灰褐色至褐色,不規則龜裂。葉對生,厚革質,長橢圓形至倒卵形,長8~18公分,寬4.5~10公分,先端圓或徵凸,葉柄堅硬,側脈細密且平行排列。圓錐花序腋生於枝梢。花白色,離辦花,花瓣4片,倒卵形,離生雄蕊多數。核果球形;種子1粒,具堅硬的種皮。瓊崖海棠之葉形與福木相近,頗易混淆,但本種之側脈甚多,細密而平行,與中肋殆成直角,實易區分。樹姿濃綠亮麗,樹性強壯耐瘠,為良好之園林樹。
瓊崖海棠-莖
瓊崖海棠-葉

 


 

大葉山欖

英文名稱:Formosan Nato Tree,Taiwan Nato Tree

學名:Palaquium formosanum Hay.

科別:山欖科(Sapotaceae)膠木屬(Palaquium)

別名:臺灣膠木、驫古公樹、杆仔、山檬果

原產地:臺灣北部及南部森林、蘭嶼。

  • 分佈:
    產臺灣北部及南端海岸與蘭嶼。
  • 用途:
    1. 木材供建築用材。
    2. 果實可食。
    3. 本種原生海邊,抗風耐鹽性強,是海邊優良的綠美化植栽。
  • 特性:
    大葉山欖為本地原生樹種,膠木屬植物常綠性大喬木,株高可達20公尺。其樹性極為強健,耐鹽、抗旱、抗風、耐濕,為一種對臺灣氣候頗能適應的樹種,加上其栽植、移植均甚易,故許多海濱工業區多有採用,樹姿顯得美麗獨特,挺秀明潔,適於觀賞,其枝條斜向伸展,亦頗具層次感,實為原生樹種中利用價值極高之品種。膠木屬植物的葉片多簇生於枝條頂端(末端),且往往具有「葉痕」;大葉山欖除了具備這二個特徵外,在小枝條或新生枝條上,還被有褐色的細毛。
大葉山欖-莖
大葉山欖-葉

 


 

肖楠

英文名稱:Taiwan Incense Cedar

學名:Calocedrus formosana (Florin) Florin

科別:柏木科 (Cupressaceae )肖楠屬(Calocedrus)

別名:肖楠、肖楠柏、黃肉柏、黃肉仔、台灣翠柏、 黃肉樹、柏梔樹、台灣肖楠木

原產地:中國、台灣特有種。

  • 分佈:
    台灣中、北部之中、高海拔300公尺到2000公尺之間的山區,在海拔1000公尺左右最多,喜於向陽山坡,是台灣特有種。
  • 用途:
    1. 臺灣肖楠材質細密,不受白蟻蠹蝕,常被用為建築、家具、棺木、雕刻及裝飾材。
    2. 樹型優美可作為綠籬或景觀植物。
    3. 藥用:木材含hinokiflavone。有抗菌、消炎作用。
    4. 成長速度慢,除了可以作為優良家具材料,其木屑氣味芬芳,俗稱「淨香」,也可製作高級線香,又可替代檀香。天氣越陰暗濕冷越能激發它釋放香氣與芬芳。
  • 特性:
    為台灣針葉五木之一,常綠大喬木,樹形長錐狀,樹皮紅褐色。葉為扁平狀,表面光滑有光澤,革質;鱗狀葉十字對生,樹冠常成鈍圓錐形。雌雄同株,毯果長橢圓形,種子也是長橢圓形,具有薄翅。因其木材呈黃褐色,邊材淡黃褐色,俗稱為「黃肉仔」。
肖楠-莖
肖楠-葉
相關照片
  •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