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一步貼近原住民生活,細細品嚐原住民獨特的家常料理,並透過美食文化的交流,深刻體驗原住民風俗習慣。熱情的招待宴請,口齒留香且溫暖人心,令人難以忘懷。
【路線推薦】
三地門鄉遊覽,品嘗原式香腸、奇納福Cinava及石板烤肉
「布魯谷」(魯凱族語)/「伊那比浪」(排灣族語)
又叫「原式香腸」;依照魯凱語的意思是把東西「灌入」的意思,它和漢人的香腸有些相似,但布魯谷製作的方式及內餡是不相同的。內餡的料理是將豬血、碎肉、芋頭粉一起攪,再灌入已洗淨的小腸中,並以牙籤於灌好食材的腸衣上刺許多小洞,再放進大鍋內用水煮或是以油炸的方式煮熟,等放涼後再切成小塊食用。不論用水或油詐,芋頭粉特殊香味會令人吃了還想再吃。
奇納福Cinava
原住民特色美食在慶典、招待貴賓時,都會端出的美味佳餚一定少不了奇納福。以芋頭粉混著五花肉,外面以甲酸漿葉包裹內餡,再以芒草葉和月桃梗綑綁,放入水中滾煮後即可食用,包在外緣的甲酸漿葉(lavilu) 有豐富的葉綠素,又有整腸的功效,是非常營養的食材。
石板烤肉
三地門中山公園
中山公園位於屏東縣三地門鄉,園內設有三地鄉公所文化館,是日治時期的忠烈祠所在地,光復後才規劃為公園,為初到三地門遊玩的必遊之地。公園外牆上有六十道百步蛇紋石板,這些雕刻述說著排灣族的神話故事和生活事蹟,傳達了歷史和文化延續的軌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