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要內容區

地方特產

梨子

梨子

以原先栽植的橫山梨作為母樹,而將溫帶品種的芽體嫁於橫山梨的徒長枝上,即所謂「高山梨」,嫁接後的母樹所產的果實質地細脆、甜而多汁,足以媲美溫帶梨的品質。

內文來源:原住民觀光產業資訊網

小米

小米

小米又稱為「粟」,因為對土壤之適應性強,幾乎是排水良好的地方均可栽培,加上其易烹煮、耐貯藏及營養價值高的特性,一直以來,便是原住民的主要糧食,在許多原住民的豐年祭中,更是必備的祭品之一,以祈求小米能年年豐收。小米有許多種類,並有黃、白、紅、黑等顏色,一般食用的為黃色的小米。除了煮成飯或粥食用,原住民還會將它釀成小米酒品嘗,每個族群所釀出來的小米酒,口味略有不同,但大都酸酸甜甜,很好入喉。

小米在本省為原住民同胞光復前及光復初期之主要糧食,亦為目前豐年祭必備的祭品之一,它代表原住民的生命力,及對大自然的求生毅力,與原住民文化關係密切,小米耐旱又抗病蟲害耐貯藏,莖稈也可做為牲畜飼料及編製器物,為一極佳的備荒珍品。

嘗鮮時間:全年皆可
美食所在:三地門鄉、瑪家鄉、霧臺鄉、茂林區

香菇

香菇

香菇早期須砍伐木材後切成數段,在樹幹上打洞,填入菌種,迨長出香菇後摘下烘乾。現在均以「太空包」的方式種植,產量及品質均提高許多。
文字來源:原住民觀光產業資訊網
圖片來源:行政院農業部

排灣雕刻

排灣雕刻

排灣族在藝術方面的成就相當輝煌,尤其是雕刻、服飾及古陶壺,常常受到中外人士的推崇。海內外的收藏家也將排灣族的雕刻作品視為珍品而爭相收藏。排灣族人喜歡將百步蛇、鹿、人頭像和太陽的圖案雕刻在簷桁、器皿和石柱上;也會將這些圖案用小珠子和絲線用抽象的方式表現在服飾和陶壺及傢具上。
圖文來源:屏東縣政府

製陶

製陶

排灣和魯凱族的陶壺,大都是從祖先留下來的,他們對這些遺物,有許多傳說,深信它具有超自然力,是一種神物,擁有此等陶壺,僅限於貴族階級。
文字來源:三地門鄉公所

最後更新日期:2021-10-21

網站導覽
展開選單
關閉選單
您附近的旅遊資訊